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2018年兴安盟农业技术推广站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盟农牧业局 作者:盟农牧业局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0日

  2018年全盟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总体思路,以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和盟委行署提出的种植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即“米、菜、油、糖”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绿色生产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全面落实“四进四控”和“三提三降一稳”措施。通过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指导活动,为实现种植业质量提升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项目落实情况

  (一)优势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项目。计划在全盟范围内推广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水稻、向日葵等优势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510万亩,实际落实533.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4.5%。涉及全盟6个旗县市和盟农牧场局的66个乡镇(农牧场)、686个行政村(队)。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覆盖率达到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的40%以上,项目田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其中:

  玉米“一增二改三提”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350万亩,实际落实面积361亩,超额完成11万亩。其中:扎赉特旗落实120万亩,科右前旗落实81万亩,乌兰浩特市落实20万亩,突泉县落实80万亩,科右中旗落实40万亩,盟农场局落实20万亩。主推品种为华农887、辽河1、先玉696、先玉698、先玉335、吉单535、良玉66、良玉88、农华106、利民33、玉龙9、吉单27、利民27、大民3307、丰垦139、大民3309、承单16、大民707,泽玉16、大德216、呼单9、罕玉5、兴垦5、呼单7等。

  大豆轮作间作提质增效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40万亩,实际落实48万亩,超额完成8万亩。其中:扎赉特旗落实25万亩,科右前旗落实15万亩,突泉县落实3万亩,科右中旗落实2万亩,盟农场局落实3万亩。主推品种为绥农14、黑农37、合丰35、合丰45、合丰50、蒙豆12、蒙豆26、东农46、垦鉴豆23、垦鉴豆25、丰豆5、黑河27、黑河38、北丰11等。

  马铃薯“两增五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20万亩,实际落实22万亩,超额完成2万亩。其中:扎赉特旗5万亩,科右前旗10万亩,乌兰浩特市1万亩,突泉县2万亩,阿尔山市1万亩,科右中旗1万亩。主推品种为克新1号(紫花白)、兴薯1、费乌瑞特、冀张薯12号、冀张薯14号等。

  小麦节水节肥高效栽培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20万亩,实际落实21万亩,超额完成1万亩。其中:科右前旗落实6万亩,科右中旗落实5万亩,阿尔山市落实5万亩,盟农场局落实5万亩。主推品种为龙麦26、龙麦30、龙麦29、龙麦19、垦九10、红麦1048、1370、冰麦等。

  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70万亩,实际落实70.8,超额完成0.8万亩。其中:扎赉特旗落实50万亩,科右前旗落实5.8万亩,乌兰浩特市落实10万亩,科右中旗落实5万亩。主推品种为三江6号、育选8号、绥粳27、绥粳18、哈417、绥粳4、龙稻18、龙江16 、稻花香2、稻花香7等。

  向日葵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全盟计划推广面积10万亩,实际落实10.3万亩,超额完成0.3万亩。其中:扎赉特旗落实1万亩,科右前旗落实1.3万亩,突泉县落实2万亩,科右中旗落实4万亩,盟农场局落实2万亩。主推品种为G101、美葵2103、美葵507、美葵5009、杂交食葵H1、甘葵2号、辽葵杂3号、辽葵杂4、丰杂葵1号等。

  (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突泉县承担实施的是2017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2018年启动实施,全县共建立玉米、大豆、水稻、谷子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8个,核心示范区面积2.12万亩,分别落实在六户镇玉米核心示范区2个,实施面积0.53万亩;宝石镇大豆核心示范区2个,实施面积0.53万亩;太平乡、九龙乡水稻核心示范区2个,实施面积0.53万亩; 永安镇、九龙乡谷子核心示范区2个,实施面积0.53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玉米170万亩,大豆5.5万亩,水稻1.25万亩,谷子6.2万亩。建立的8个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共涉及6个乡镇的14个村,7个合作社、18个种植大户和800户农户,2.12万亩核心示范区玉米、大豆、水稻、谷子全部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

  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承担了2018年水稻高质高效创建任务,其中扎赉特旗建立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区10个,实施面积10万亩,分别落实在努文木仁苏木核心示范区2个,实施面积2万亩;好力保镇核心示范区4个,实施面积4万亩;音德尔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1万亩;保安沼劳改农场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1万亩;巴彦高勒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1万亩;新林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全旗水稻高质高效创建面积80万亩。建立的10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区涉及10个水稻种植合作社,10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面积全部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乌兰浩特市建立水稻高质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4个,实施面积10万亩,分别落实在义勒利特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2.5万亩;乌兰哈达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3.5万亩;葛根庙镇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1万亩;斯力很农业园区管委会核心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全市水稻高质高效创建面积15.63万亩。建立的4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区涉及3个镇、1个管委会,14个村、39个嘎查村。参与创建的新型经营主体47个,其中:合作社22个,种植大户25户。10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全部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

  (三)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2018年全盟新增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任务60万亩,其中扎赉特旗承担实施40万亩,科右前旗承担实施20万亩,开展整乡整村整建制推进,其中科右前旗承担实施的任务是一年期项目。扎赉特旗落实在14个乡镇(场)及4个驻旗单位,146个嘎查村,245个主体。在前茬是玉米的基础上,轮作作物有大豆25万亩,甜菜8万亩,水稻3万亩,谷子、高粱等杂粮4万亩。科右前旗为一年期项目,落实在13个乡镇、109个村嘎查,276个主体。即在前茬是玉米的基础上,全部轮作大豆。

  2016年、2017年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任务25万亩,按照协议规定的轮作模式,现正逐地块核实当中,经核查无异议后再兑现2018年补贴。

  (四)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玉米、大豆和向日葵示范推广团队建设项目。

  1、玉米示范推广团队建设--科右前旗玉米示范园区。玉米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在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示范园区建设面积170亩,其中落实核心示范区125亩,开展新品种、肥料、机械、地膜、密度、秸秆还田等试验示范9项;落实示范展示区45亩,开展高产攻关、玉米纸筒育苗机械移栽、水肥一体化技术等3项示范展示。落实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辐射面积5000亩,重点推广展示以玉米“一增二改三提”技术为核心的玉米综合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主,推广品种为丰垦139、大德216、德单1001、承单16等。

  2、大豆示范推广团队建设--扎赉特旗大豆示范园区。大豆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建设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亩,引进优质高产高油、高蛋白、抗病抗虫大豆新品种14个,同时开展了大豆大垄密植配套高产栽培栽培技术模式示范等。落实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辐射面积2000亩,以示范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主,开展了大豆浅埋滴灌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微生物菌肥拌种技术、大豆施用缓释肥技术、大豆施用水溶性肥料技术、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等示范展示,通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创新与集成绿色增产增效配套技术。

  3、向日葵示范推广团队建设--科右前旗向日葵示范园区。向日葵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在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六合嘎查,核心示范区面积50亩,以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标准,因地制宜开展了品种筛选、不同播期对比、不同肥料对比、不同灌溉方式等4项试验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向日葵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5万亩。

  (五)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

  1、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优质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区有扎赉特旗和科右前旗。其中:扎赉特旗落实核心示范区2000亩,落实在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和五家子村,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核心,示范推广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技术1000亩,密度2.3-2.8万株/亩,种植品种为合丰50。科右前旗落实核心示范区2000亩,落实在巴日嘎斯台乡良种场村,以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为核心,种植品种为登科9、北国919。两个项目区辐射带动面积3.5万亩,开展了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展示,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展示等,配套推广大豆与玉米大比例间作、深松免耕、秸秆还田、控氮减肥、根瘤菌肥、低残留除草剂应用,以及全程机械化作业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展示。

  2、盟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落实在突泉县九龙乡长春岭村,建设核心区150亩,采用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品种为德单1001。落实玉米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推广辐射面积3000亩,种植品种为吉兴218、利民33、大民3307、丰垦139、吉单535等。通过应用推广机械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抗旱微喷补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发挥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

  (六)“百村千家万户”科技服务行动和“四级联创”蹲点活动。在全盟重点粮食主产区选取了9个示范村,联系种植专业合作92个、服务种粮大户840户。其中,自治区站、盟站、科右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抓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科尔沁镇红心村;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抓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和五家子村;突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抓太平乡白庙子村和突泉镇平原村;科右中旗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抓巴彦呼舒镇十三马架子嘎查;乌兰浩特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抓义勒利特镇民合村;阿尔山市植保站联系抓明水河镇西口村。目前,全盟累计下派科技人员1105人次,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74场次,培训人数1.6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万份册。

  “四级联创”蹲点活动围绕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和盟委行署提出的种植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即“米、菜、油、糖”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和科尔沁镇红心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共建设7个示范园区,其中建设核心试验示范区1600亩,示范展示区6423亩,辐射带动区6.1万亩。示范园区重点围绕“四进四控”、“三提三降一稳”(三提: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土壤质量,三降:降低化肥用量、降低农药用量、降低地膜用量,一稳:稳定土地产出)措施的落实,开展了玉米、大豆、水稻、向日葵、谷子、高粱、绿豆等作物新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包括粮油作物优质专用品种引进筛选、适宜种植密度、最佳播期、绿色防控、节水节肥技术及产品、降解地膜、残膜回收等试验示范,以及玉米育苗移栽、浅埋滴灌、大豆大垄高台栽培和大豆大垄密植栽培、高粱绿色增密高效种植、水稻降解秧盘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水稻旱直播水管栽培、稻田养蟹等内容。其中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落实核心区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7000亩;科尔沁镇红心村落实节水高效示范核心区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科尔沁镇柳树川村落实绿色植保及甜菜高效种植核心示范区面积80亩,辐射带动面积3000亩;巴拉格歹乡哈拉黑村落实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区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30000亩;归流河镇满都呼金钢嘎查落实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区面积110亩,辐射带动面积6000亩;大石寨镇白音础鲁嘎查落实节水高效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额尔格图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落实核心示范区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

  (七)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牵头实施的科技部“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东北西部春玉米抗逆培肥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今年我盟承担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任务包括试验示范和“一田三区”两项建设内容。其中试验示范包括土壤质量提升综合模式120亩、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化研究试验20亩、不同产量群体光温效率试验3.5亩和水肥一体技术优化试验20亩,落实在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高产攻关田20亩落实在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落实玉米节水高效技术规范核心区2000亩、示范区20万亩、辐射区200万亩,分别落实在扎赉特旗、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突泉县、科右中旗等五个旗县市。

  二、开展科技培训与示范园区建设情况

  全盟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依托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以种植业质量提升和标准化为抓手,以“控膜、控药、控肥、控水”为措施,结合新型农机具、水肥一体、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应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培训班532期,培训农民7.9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8.9万份。

  围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业科技新成果的示范展示,在巩固和提高原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全盟建设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区88个,核心示范区面积8.83万亩。其中盟级和旗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个,建设总面积近4000亩。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等试验示范260余项次,试验示范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向日葵、花生、甜菜、蔬菜、中药材、甜叶菊、葡萄、食用菌、青贮及牧草作物等,涉及试验示范品种600多个。同时,积极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功能,组织召开现场会等观摩活动78次,观摩培训人数近万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确保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实施效果,结合当前农作物田间长势及特点,积极开展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一)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的等形势,宣传节水抗旱技术、合理追施肥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和喷施植物调节剂等实用抗灾技术等,针对部分地块草荒、虫害、病害发生情况,在抓好预测预报的同时,指导农民及时做好相关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减少因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二)按照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与考核办法要求,抓好项目后续工作的落实工作。特别是抓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现场观摩培训活动,抓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实施面积的核查、轮作模式与协议的签定、补贴资金的兑现等。

  (三)抓好项目田(核心示范区)的田间观察和记录,并结合项目田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四)认真做好农技推广重点项目的试验示范数据分析,以及总结上报工作等。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宣传好高质高效与标准化生产典型。

  (五)组织专人编写制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技术规范与“米、菜、油、糖”等主要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规范,并通过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政大楼电话: 0482-8266664传真: 0482-8266661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行政公署主办兴安盟信息产业化办公室协办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 真彩32位浏览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5002755号-2